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南宁6月25日电(中青报·中青网记者 谢洋 实习生 赵思尧)今年1-5月,广西全区外贸进出口总额达3236.4亿元,同比增长14.8%。其中,与东盟进出口总额1735.4亿元,同比增长13%,占外贸总值的53.6%,东盟稳居广西第一大贸易伙伴。这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商务厅二级巡视员曹柯笛今天在“广西加快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市场经营便利地,着力提升便利化水平”新闻发布会上公布的一组数据。
曹柯笛介绍,广西围绕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市场经营便利地,多措并举、持续发力促进国际贸易高质量发展,取得显著成效。
主要做法包括:培育贸易新增长点,优化贸易结构。深化药食同源改革,进口品种扩大至39种,2025年1-5月,通过药食同源改革措施申请进口货值约4.4亿元,同比增长约3.5倍。在凭祥、钦州综保区布局保税维修业务,成功争取梧州综合保税区开展保税再制造试点,在防城港、北海推进保税混矿试点,1-5月保税物流进出口额达957.9亿元,同比增长14.7%。创新边民互市贸易发展模式,制定《边民互市贸易“一平台三市场”建设实施方案》,出台《广西边民互市贸易进口商品落地加工管理操作指引(试行)》,全力打造互市贸易进口商品落地加工高质量发展引领区,1-5月互市贸易进口商品落地加工货值44.17亿元,同比增长21.9%。大力推动跨境电商发展,国务院批复新设立梧州、北海、防城港市跨境电商综试区。支持海外仓建设,截至目前已备案海外仓23个,主要分布在越南、美国、泰国等国家。1-5月全区跨境电商进出口额超230亿元,同比增长超160%。
促进大宗商品进口,扩大贸易规模。积极建设大宗商品进口基地,在马中关丹产业园、文莱摩拉港等地布局境外再生铝基地,有效促进境外再生金属原料进口,1-5月大宗商品进口额达742.9亿元,同比增长4.4%。
畅通贸易通道,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。大力推进中越边境智慧口岸建设,促进贸易畅通。加快建设中国—东盟水果交易中心,2023年以来海关总署新增13个东盟水果品类输华准入,在创新监管模式、提高通关效率、开展水果落地加工等方面推出9条措施,南宁海关配套出台20条细化措施。
曹柯笛表示,下一步,广西将持续培育国际贸易新动能、优化大宗商品跨境流通体系、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,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市场经营便利地。
来源:中国青年报客户端
配资开户优惠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